家庭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?聽心教育心理咨詢為您解答:
家庭教育中很多孩子情緒容器缺失,心理學講情緒分為:情緒和情感。情緒是人和動物共有的,情感是人特有的。但是我們不分那么清楚,很多時候就籠統(tǒng)的說:情緒。實際上它是有區(qū)別的。作為情緒來講,人有基本的情緒。七情六欲。
人有最原始的情緒,情緒和社會化不相干,就是在過程中,不斷的我的身體是怎樣感覺的,就是那種體驗。這種體驗和社會性不相關,就是一種我自己覺得的體驗。它有這種體驗,就會有一種表達方式,就自然的表達出來了。
很多家長,會對孩子說,你不許哭。其實哭的內(nèi)容非常豐滿。這個哭你去理解,喜極而泣也會哭、難過也哭、無助也哭、受委屈也哭,哭的內(nèi)容是非常多的,所以很多家長說你不許哭,所以孩子就缺少了一種用哭來表達自己感受,對于這樣的孩子的情緒管理他以后就會冷冰冰的。當孩子沒有情緒的容器,他情緒的容器沒有東西的時候,他又如何能讀懂別人的情緒。比如,看到你哭泣了,我很久都沒有哭泣了。這種情況下他會不知道你哭泣是為什么。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,需要讓孩子有情緒的容器。需要添滿,讓他知道這個情緒的容器。然后告訴他那個情緒用那個詞語來表述。第一個層面是識別、第二個層面是表達,第三個是學會用語言精準的表達。重慶汽車墜江,就是情緒的管理問題。但這個并不需要我們在某一個節(jié)點上完成。像依戀在3歲以前要完成。情緒是一輩子的事情,不是在那個時間完成的我的情緒就一直都是。不是這樣的,可能又會有新的問題。但是需要有情緒管理的模式,這個是家長需要幫孩子形成的。當情緒來了第一時間應該怎么辦,包括他的性格特征,比如特別暴怒的人家長要如何管理,慢性子的人怎么管理。